查看原文
其他

学子风华 | 蒋钦宇:雪域高原向下扎根,支教育人向阳生长

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3-02-22

2022年7月,我院学子蒋钦宇获评2021-2022年度昌都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优秀志愿者。

图 1 团昌都市委官方推送截图


蒋钦宇,中共党员,中山大学旅游学院2017级本科生、2022级硕士研究生,中山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昌都分队成员。2021-2022年服务于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,曾获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优秀教师、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先进教育工作者、全国学生“学宪法讲宪法”比赛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等荣誉。
图 2 蒋钦宇作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汇报

聚焦教学

“蒋老师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另一种可能。”


 昌都市位于西藏东部,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。群山环绕之中,澜沧江穿城而过,风景宜人的昌都被誉为“藏东明珠”。但对于初为人师的蒋钦宇来说,三千米的海拔可以适应,三尺高的讲台却难站好。三个藏族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是个不小的挑战,开学考试的倒数成绩让他陷入了自责和思考——该如何教好英语?他发现,藏族班孩子们虽然已是高一,但英语基础却十分薄弱,甚至因此对英语学科产生明显的畏难抵触情绪。“从基础入手、从简单开始,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,爱上英语课。”打牢基础,培养兴趣,这是他开展教学工作的两大核心。

图 3 蒋钦宇曾任教班级的学生们


他开始在课堂上领唱英文歌、分析英文电影台词,趁学生热情高涨时抓紧“借机”讲解音标,慢慢地,学生们开始自主拼读单词;他设计了《语感训练计划》,把课上学的语法知识编成故事或短句,在早读的大声朗读中,学生们初步有了“语感”;他设置了“情境对话”,在“初次见面”、“问路指路”等模拟情境中,学生们相互之间热烈对话,第一次开口用英语表达自我……慢慢地,孩子们在校园中开始用英文和他热情地打招呼:“Good morning, Mr. Jiang!”,迟到后站在门口有些害羞地报告:“May I come in?”——补基础,提兴趣,终于逐渐有了起色。

图 4 蒋钦宇在课堂上

2022年春季学期以来,蒋钦宇任教的三个班级成绩呈进步趋势,其中高一(14)班在英语科目上连续三次均分年级第一。扎巴同学说:“蒋老师的英语课,让我看到了未来人生的另一种可能。”立德树人是支教团的根本使命,支教核心必是教育教学。站好三尺讲台,才能真正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。
 

投身助学

“一个月50块零花钱是花不完的。”


在昌都79.81万人口中,有超过80%来自农牧区。昌都一高学生多为农牧民子女,部分学生家庭现金收入短缺、在读学龄子女较多。相比正常求学的学生,他们更多了经济压力。自2015年开始,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携手基金会在昌都一高开展“一对一”助学工作,按每人每月250元进行长期资助,如今已为昌都一高贫困学生筹款超过200万元。
自2021年8月到岗以来,蒋钦宇与昌都分队其他队员共同投入助学工作。在家访、一对一面谈的过程中,他们被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深深触动——家中3、4个在读子女并不少见;拿着全村人凑来的学费读书的孩子盘算着辍学打工;一个月50块零花钱的女孩子,甚至连个人卫生用品都买不齐全;更不论还有数十个单亲孤儿家庭……有的学生攥着一个月仅有的几十元零用钱,却懂事地和家里说“放心,钱够用”。

图 5 助学金发放现场


蒋钦宇和队员们积极推动助学项目发展,除在本年度新增一家合作基金会外,还建立了《受助学生动态跟踪管理制度》,鼓励学生们积极向上,常怀感恩。2021-2022学年,昌都分队共新增受助学生102名,管理受助学生234名,对接落实善款50多万元,有效缓解了贫困学生的家庭经济压力。让所有孩子拥有美好灿烂的明天,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,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和支撑,也是蒋钦宇与其他支教团队员们开展助学工作的初衷。

图 6 部分受助学生合影
 

公益实践

“老师,我这学期没再抽烟了!”


在教学之余,蒋钦宇与队友走出校园,根据昌都当地需求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实践。2021-2022学年,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昌都分队开展“阳光周末课堂”、“书香传递”捐书活动等志愿服务共七项。蒋钦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3小时。

图 7 “阳光周末”课堂中与当地小学生在一起

支教过程中,昌都分队队员们发现当地中学生吸烟现象不容乐观。2022年2月,蒋钦宇正式在昌都发起“烟火逃跑计划”青少年控烟行动。在团昌都市委、中山大学校团委、旅游学院,以及昌都分队队员们的指导和支持下,“烟火逃跑计划”已走进了昌都三地六校,与1300多名师生共同探讨吸烟危害、吸烟者形象认同、如何戒烟等话题。活动收到当地师生反馈400余份,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。谈到身边吸烟学生的变化,蒋钦宇笑言:“还记得一个大课间,一个男生跑来和支教团的顾老师‘邀功’,说他已经坚持一个学期没再抽烟了,那是发起活动后最开心的一刻。”

图 8 “烟火逃跑计划”共同讨论吸烟危害
 

收获成长

“蒋老师,再开学我们还能见到您吗?”


作为一名支教人,蒋钦宇常常说“用一年不长的时间,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”;作为一名旅院人,他在旅者无疆的同时,也体验、融入当地的生活,愿把他乡作故乡。
临近别离,许多学生问“蒋老师,开学我们还能再见吗?”回答似乎是肯定的,但他却说:“同学们,你们只是暂时见不到蒋老师而已,还会有第二个、第三个……中山大学的蒋老师来到昌都。”志愿者很难代表某个人,这是一个集体、一种精神、一种传承。
得益于旅游学院的培养,走过广东、湖南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北京等多地乡村城镇的蒋钦宇,已对真实的中国有所了解。在导师张朝枝教授有关遗产保护、遗产利用、遗产地居民生计等研究思想的影响下,蒋钦宇始终将“学生的发展”作为他支教工作的核心目标。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,而教育正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时代使命。他说,“作为一名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旅院人,我始终认为‘人民’不是抽象的,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、有故事的鲜活个体。我爱具体的人,我所关注的从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。读书时如此,下乡调研时如此,支教时更是如此。”





图 9 蒋钦宇镜头下的昌都城市与人
 

展望未来,初心不改


旅者无疆,行稳致远。旅院学子一直以来都同人民一道拼搏,同祖国一同前进。青年一代必须了解真实的中国,需要在基层通过“无字之书”读懂中国、增长才干。在学院和学校的持续培养下,在祖国西部广阔天地的锻造中,一批批旅院学子将继续扎根西部、扎根基层,为强国建设奉献青春力量!

图 10 昌都市教育局颁发支教纪念章

您可能错过的精彩




☆  “阿者科计划”驻村团队专稿:以星星之火燎动乡村振兴之光
☆  【秒懂百科】你了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吗?
  旅游是什么?张骁鸣教授带你穿梭于旅游的“过去”与“未来”


供稿:蒋钦宇
初审:何甜
审核:徐永怡
审核发布:黄山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